9月7日晚,王金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又一次在政府礼堂进行(下图)。尽管台下的多数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聆听和观看,但是,每一次听和看,台下的人都会被感动,感动到落泪,感动到走出礼堂时发现自己真的受到了洗礼。身为一名记录者,我也是这样,与其他观众不同的是,身为记者,我们知道更多的故事,也愿意分享这些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为。
“娘,俺大大来?我拿点钱使。”
“恁大大没在家,你得使多少钱?”
“400。”
“我就剩下400块钱了,你拿着吧。”
在王金鉴的老家东丁家庄子村,年迈的双亲说起儿子生前往事,依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悲恸。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其中的人生况味,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王金鉴的老母亲忆起的这段往事发生在2014年,老母亲说,她没有问金鉴要钱做什么,金鉴也没有说,拿着钱就走了。
老父亲告诉记者,他心疼儿子,所以这些年,每当金鉴回家要钱,他都不难为他,有一千就给一千,有五百就给五百,“他拿着这个钱贴补了那些有困难的病号。”老父亲也记不清金鉴从他那里用了多少钱了,但他理解他的儿子:“俺这个孩子打小就心疼人,心很善。”
王金鉴上初中的时候,路上会经过一个五保老人的家,他经常在上学放学的时候去老人家里帮着老人打水打扫卫生,在普遍贫困的那个年代,他还将家里人的吃食偷偷拿出去给老人吃,在他工作后,身上仍旧保留了年少时候的那份悲悯,也许是天性,他就是看不惯别人受苦受罪,一而再地帮助别人,帮助更多的人。
“他总是先看到别人的难,从来也不考虑其实我们自己也难。”
王金鉴的二弟一家在村里开了个卫生室,据他的二弟媳妇回忆说,大哥经常打电话嘱咐说:“看着人穷的,能不要人家的钱就别要人家钱了。”二弟一家也总是按照大哥说的去做。王金鉴有两个弟弟,一个小他两岁,一个小他五岁,他们从小就一直受到大哥王金鉴的关心和照顾,从小就相信他,大了就支持他。
王金鉴是在16岁那年顶替父亲成为程戈庄卫生院的一名药剂师。老父亲知道那时候他更愿意去上学,而不是去接班。他学习好,想先学更多的知识,考上医科大学。“那时候农村,能顶上一个就轻松一个。”尽管不情愿,但是为了父母,为了家人,王金鉴还是去上班了。后来,他在卫生院边上班边学习,考上了卫校,虽然有了更高的学历,他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踏踏实实留在乡镇上。
“大大,给你钱!”老母亲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王金鉴发了第一个月工资时的情景,他有些欣喜有些激动地告诉父母,自己发了24块钱,并要把钱全部留给父母。父亲留下了一半。
“大大,给你钱!”这是刚开始工作时候的王金鉴,孝敬父母;“大大,你给我点钱使。”这是当了卫生院院长以后的王金鉴,待病人如亲人,视人民如父母。
王金鉴的老父亲说,一次,金鉴回家看望他们老两口,是租车回去的,老汉诧异:“金鉴啊,你都当上院长了,你们院里不送你回家啊?”金鉴回答说,“咱自己的事,不能耽误了医院用车,公私不分还中?”
“大哥,你给我找个工作,去你们医院开个车也好”“你别去,干不好再给我丢脸。”王金鉴的堂弟找到王金鉴,希望他帮着解决工作,王金鉴一次又一次拒绝了;他的另一个亲戚多次希望从一家医院换到另一家医院,这样能离家近一点,王金鉴在这两家医院都干过院长,但是始终不肯帮这个忙。他一辈子都在求人,但是家人求他的事情,他却从不答应。
老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对王金鉴的教育就是“贪、偷的事咱不干。”王金鉴是个孝顺的儿子,当年在程戈庄卫生院的时候,他常常骑着自行车,赶30里的路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在农村,王金鉴在城里看到有什么老两口没见过没吃过的点心,就买回家给两位老人吃,匆匆回趟家,再匆匆赶回自己的卫生院,陪着父母吃顿饭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在辛兴卫生院病房楼建设期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老父亲就时常到辛兴去看儿子,“咱盖楼不能留下骂名”,老父亲的教育,直白得让人听了多少有些不舒服,王金鉴没有对父亲说什么,但用行动证明着,作为父亲的儿子,他没有让父亲丢脸;作为一方百姓的儿子,他让当地百姓竖起大拇指。
谁言寸草心?谁言寸草心!(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