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硕果累累。龙城大地,希冀无限。
在桃林镇下曹家沟村,“五彩甘薯”到了丰收的季节,这个由省农科院引进的优质甘薯品种刚一上市,便赢得了市民的青睐,川流不息的收购车辆,欢喜忙碌的采收场面,让这个昔日贫困小山村热闹了起来……今昔对比,风光大为不同,也昭示着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今年年初,我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91户、11068人,20个省定贫困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后,我市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0个省定贫困村也全部达到“摘帽”标准。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市委、市政府态度明确——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要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五个一”织就无缝隙扶贫网
现年五十岁的张祖华,在市发改部门工作,2013年11月被委派到桃林镇臧家沟社区担任社区第一书记,2016年元月又被组织部门安排到省定贫困村——卜板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几个月的时间,他联系包靠部门发改局、帮扶企业惠发食品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带领村里的群众修生产路,发展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如今,卜板台村修整田间生产路4000米,发展茶叶500亩,果树300亩。这个昔日的穷山村,如今离“贫困”二字越来越远了。这是我市对省定贫困村实施“五个一”扶贫包靠责任制的一个缩影。
为构建多层次的帮扶体系,我市把脱贫任务压到底,把责任压力传到底,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五个一”省定贫困村扶贫包靠责任制,即:由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市直部门、一家企业、一名镇级班子负责人、一名社区第一书记共同帮扶一个省定贫困村;落实党员干部参与帮扶“两个全覆盖”,实现“一户一策一干部”,每季度见一次面,每月联系一次,落实帮扶措施,帮他们尽快脱贫;选派了74名市直部门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作为精准扶贫的中坚力量,多次就抓党建促脱贫进行培训和述职,进行交流提高;甄选3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对口联系帮扶镇街园区发展产业,带领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动员镇街涉农企业投身脱贫攻坚,服务贫困群众。仅参与“五个一”帮扶的20家企业,就帮扶资金820余万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23个,扶贫车间4个。
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一场秋雨过后,皇华镇小庄沟村北岭上的6.4万株矮化自根砧新型苹果迎风招展,长势喜人。“为把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实处,镇里把8个省定贫困村的省市扶贫专项资金折股量化给合作社共建扶贫产业园,引进优质果树苗木进行集中种植,实行园区化管理,每年给贫困户分红,真正实现了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皇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刚告诉记者。
诸城市今年财政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其中农业科技孵化器2500万元,果茶发展基金500万元。脱贫攻坚专项扶贫资金465万元,用于20个省定贫困村的脱贫攻坚。贫困村集中的南部山区镇桃林、皇华,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引导发展果茶、苗木、花卉、山禽等高效农业。龙都、贾悦、相州、昌城等平原镇街,发展设施农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百尺河、林家村等丘陵地区,发展黄烟、花生、山羊等产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来全市精准扶贫新发展果树面积5050亩,茶叶2090亩,瓜菜11970亩,特色经济林5594亩。发挥南部山区旅游资源优势,今年桃林、皇华和常山周边发展的樱桃、杏、桃等果品采摘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600多户贫困户受益,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多点开花构建扶贫“大格局”
5月27日,皇华镇寿塔社区下河村村东道路正式竣工通车。该条道路的通车意义非同寻常,因为他将印证下河村整体向新建小区搬迁的过程。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曾经是村里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拦路虎。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皇华镇对寿塔社区下河村128户农户进行集中搬迁,在社区聚合居住区统一修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了水、电、路、太阳能等基础设施。同时,原村址复耕后,将进行土地流转,建设生态高效农业园区,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长久致富。
为着力强化行业扶贫,今年以来,我市为省定贫困村新修农村道路19公里,修桥1座;新修水库9座,打机井27眼,蓄水池8个;6个村庄新安上了路灯。电力优先扩容,有线电视优惠安装收看。发挥社区学院作用,对贫困户家庭成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级各类专门培训班215次,培训农民4623人次;对符合办理慢性病证条件的,给予办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证,人年均可减轻医药负担约3000元。对因患大病、重病导致生活困难又无自救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医疗救助力度,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加强兜底力度,应保尽保,自10月份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至3800元。引导各涉农银行创新贷款方式,进行精准扶贫。邮储银行推出“春耕计划——送贷款进社区”活动,为农户放款132笔,金额1130万元。农村商业银行针对贫困户自我发展开展的“富民农户贷”、针对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的“富民生产贷”,已发放58笔295万元。
另外,我市还全面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把更多农村贫困户纳入经营链条。在去年145家农业企业参与的基础上,今年又引导56家农业企业参与,总投资达3.18亿元,实现贫困人口1520人就业,1921户贫困户受益;159个合作社参与带动,其中有1339个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4338亩,吸纳660名贫困人口入社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