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地的位置:首页 > 四库资源 > 身边榜样典型库 > 优秀共产党员
今天:
殚精竭虑化干戈赤胆忠心铸和谐-记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邬明洲
发布时间:2015-07-06 16:54:54 浏览次数:463

     1353497046231.jpg

    20个春秋,20载耕耘。诸城市司法局龙都司法所所长兼龙都街道调委会主任邬明洲在基层司法行政战线上已整整工作了20年。其二十年如一日,不惜走进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将赤胆忠心默默奉献给了基层司法行政事业,先后调处各种矛盾纠纷1200余起,调处率和成功率达分别达100%和99%,防止“民转刑”案件16起,群体性事件9起,为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促一方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被评为“全省模范司法所长”,其所在的龙都调解中心被评为“潍坊市模范调解中心”;2006年,被潍坊市委政法委、潍坊市人事局授予“公正执法标兵”,并授予个人“三等功”; 2007年,被诸城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政法干警标兵”;2008年,被诸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优秀政法干警”;2009年,被山东省司法厅授予“奥运安保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010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1年,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人民调解能手”。

    强化“学习观”,全面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有道是: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不断充实和丰富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法律服务的需要。因此,在工作之余,该同志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 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型、复合型法律工作者。在1992年已考取律师资格的情况下,2002年又顺利通过了首次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真正成为了业务上的行家里手,被市司法局确立为全局学习业务的尖子标兵。
    定高“起跑线”,以争第一的精神对待工作
    该同志积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新路子,开创工作新局面,为自己及全所的工作定了“四个第一”的标准,即 拿出第一流的工作干劲,建设第一流的工作队伍,争取第一流的工作质量,创造第一流的工作业绩。随着街道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征用土地项目日益增多,相应纠纷也出现频发势头,如不及时化解,将严重影响拆迁和项目建设进度,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矛盾纠纷激化,进而会影响到全街道发展稳定工作大局。拆迁安置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一直是困扰街道党委政府工作的一大难题,邬明洲深深懂得做好这项工作事关街道整体工作能否健康扎实推进。为此,坚持做到底子早摸清、纠纷早预测、预案早制订、工作早跟上。近年来,其一心扑在拆迁安置工作上,坚持每周一次巡回街道驻地及其有拆迁安置任务的社区,摸民情,排矛盾,息纠纷,先后排查纠纷线索苗头269条,做到早介入、早防范、早控制、早解决,化解影响街道发展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71起,有效地保障了街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006年8月份,按照市里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因项目建设,龙都街道旧货市场需要搬迁,因所涉及业户较多,且该旧货市场的业主均经营多年,效益很好,因此大部分业主拒绝搬出。事情陷入了僵局,如果处理不好,不仅阻碍了项目顺利施工,而且很可能会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邬明洲迅速进行了细致的走访和调查,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法律资料并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按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计算出了每户业主的赔偿数额。在摸清业主们要求赔偿的底线后,开始召集各位业主到村委会逐一做工作,业主不来,就登门找,上班时间找不到人,就中午、晚上找,有时中午2点多,晚上10点多才吃饭。已经做了二个多月工作,仍有20余户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拒不倒出,邬明洲便一一登门拜访,坐在炕头上,与他们促膝交心,拉家常式劝解,对于一时仍难以奏效的,就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家庭社会关系,主动拜访在他们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让他们帮忙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三个多月,邬明洲就是靠这种责任感、这份执着和坚韧,没过一个星期天,没睡一个安稳觉,没吃一顿正点饭,回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终于全部做通了各业户的工作,市场如期倒出,项目顺利施工。街道主要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街道之所以社会和谐稳定,经济迅猛发展,邬明洲同志功不可没,应记头功。”
    善于“弹钢琴”,促进工作全面发展
    工作中,邬明洲同志善于“弹钢琴”,整合基层司法行政人、财、物资源,将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各种工作融为一体,相互贯通,共同促进。几年来,该同志定期进村到校入企上法制课130余场次,解答法律咨询32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内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对刑释解教回归人员,分门别类地予以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了帮教档案和定期回访制度,并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谋职就业,努力做到生活去帮,工作去管,思想去做,巩固了改造效果,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该街道被山东省司法厅授予“全省安置帮教先进集体”。充分借助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和农村社区平台,认真做好回归的社区矫人员的接纳工作,建立台帐,组建以社区相关服务人员为主体、社区服刑亲友及社区服务志愿者为补充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在街道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全街道84名社区服刑人员无一重新违法犯罪。特别是对人民调解工作,在邬明洲眼里,自己的事无论再大算不了什么,老百姓的事无论再小都是大事,其对待每件矛盾纠纷,无论大小,都当作“大事情”,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街道领导说,邬明洲同志就是关键时候顶大事,老百姓有矛盾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邬明洲。快出动,细工作,防止矛盾激化,他几乎天天、时时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其间的苦辣酸甜,局外人是很难明白和体会的,许多看似细小的事情,鸡毛蒜皮的纠纷,一旦调解不及时或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导致上访,引发矛盾激化,酿成流血事件,甚至会闹出人命来,影响社会稳定,大的矛盾纠纷更不能丝毫懈怠,他始终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决不能叫矛盾激化,更不能让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2009年9月,街道一建筑队在给一农户盖房时,因同在现场进行吊装施工的吊车操作不当触碰到了高压线,致一建筑工人触电身亡。当时死者家属情绪异常激动,要找吊车操作员拼命,把尸体放在医院拒绝火化,并扬言如果自己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就第二天拉尸体上访。邬明洲同志闻讯后,深感事态重大,立即火速赶往事故现场,想方设法稳定住死者家属的情绪,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告诉他们采取极端行为是违法的,不但事情得不到解决,还会引发严重后果,请他们相信一定尽快依法给予公正处理,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结果,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后,死者家属情绪渐趋平定,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邬明洲随即展开了调处工作,首先动员包工头先拿出10000元作为丧葬费给死者家属,并再次向死者家属承诺,请他们先把死者尸体火化,就是不吃不喝不休息也一定帮助死者家属尽快处理好赔偿问题。在邬明洲耐心、诚心的打动下,死者家属终于把尸体火化。邬明洲顾不上休息,趁热打铁,连续走访了7名现场目击证人,在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后,依据有关规定分清了责任,计算出了赔偿数额。尔后,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经过3天不间断地反复摆事实、讲法律、论道理、谈危害,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包工头和吊车车主一次性分别赔偿死者家属各60000元。一起极易激化的矛盾纠纷得以平息。也正是在调处这起纠纷时,其父亲已被查出患有再生性障碍贫血,正准备入院治疗,而邬明洲却是一再推迟,直至该起纠纷处结后才怀着愧疚的心情带父亲去天津治疗,邬明洲泪流满面地对父亲解释说,那起纠纷不解决他放心不下,弄不好会出人命的。其父亲听后脸上流露出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牢树“廉洁观”, 一身清廉树形象。
    尽管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事小又繁琐,特别是人民调解工作是化解矛盾、消除纠纷、安稳人心、稳定社会的工作,然而有些人总认为他太认真了,尤其是当他以认法认理不认人的铁面无私态度,处理问题时,免不了会招来一些不理解,甚至谩骂,但他从不在乎,始终抱有这样一种态度:只要坚持公平、公正,随他们非议去吧,日久见人心,时间会洗刷一切的。2008年12月,某初中宿舍内两学生发生争执,其中一学生被另一学生打伤左眼,双方家长就赔偿问题虽经多次协商因差距太大未果,邬明洲同志迅速介入进行调处。这时,打人者家长通过邬明洲一亲戚带着礼品登门说情,邬明洲严词拒绝,并让这位亲戚立即退回礼品。这位亲戚深感没面子,发誓不再去他家,至今还耿耿于怀。后来,邬明洲通过摆事实、讲法律、明道理,并引导打人者家长换位思考,最终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也赢得了打人者家长的理解。
    邬明洲同志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时间,只要有纠纷,他就会第一个到现场,只要有人要求帮助,他从不拒绝。一些得到过帮助的人,总想给他回报,还有一些想叫他偏袒偏裁的人,设法想给他点小恩小惠,但他早就给自己定了一条“清规戒律”: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收别人一分钱,自己就不值一文钱。他到龙都司法所工作以来,先后拒收当事人钱物累计近3余元。他重诺言,答应的事情,就一定竭尽全力去办,纠纷无论大小,一定要把它当回事,只要你对人民调解工作“热心”,为民解难“尽心”,调处纠纷“耐心”,办起事来“细心”,对每件事都“一碗水端平”,以诚取信,服务为民,持之以恒,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决不了的纠纷。正是他的这种精神,邬明洲这个名字在龙都街道几乎家喻户晓,也树立了其良好社会形象。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页面版权所有:中共山东省诸城市委组织部  电话:0536-6113397  地址:诸城市府前街2号
鲁ICP备12001482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