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新中国,不只是同龄,还同在共产党领导下,向着太阳,一步一步奋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解放前,俺家祖祖辈辈一直像苦菜,哪一茬都苦。往上数八代,也没有一个识字的,都是“睁眼瞎”。是共产党帮俺拔掉了苦根,挖出了甘泉,使俺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受益的是我,未满七周岁,就以新中国“小主人”的身份,堂堂正正走进了本村的小学大门。
记得入学后的第一节音乐课是学唱《东方红》。音乐教师不仅以饱满的激情教会了我们对这首歌的唱法,还把“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几段歌词的含义,逐字逐句进行了诠释。
两周以后,音乐教师又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通过反复教唱输入法,牢牢粘贴在了每个学生的大脑磁盘上。
这两首红歌的每一句动人歌词,就像一颗颗感恩的种子,随着学歌,被深深植入了我们的心底。
在我天真烂漫的儿时心目中,真的认为,共产党,不只是劳苦人民的大救星,更像歌里唱的,是一轮“照到哪里哪里亮”的金色太阳。当时,我从内心里坚信,只要从嘉兴红船上升起的这轮太阳挂在新中国上空,朗朗乾坤就不会黑暗,翻身做主人的老百姓生活就会永远幸福。
说真的,那时候我同大多数人一样,真把自己看成是一朵离了党的阳光便不能正常存活的向阳花。因为,当时自己的每一点成长与成熟,靠的全是共产党的光辉照耀。
1963年,是我人生的第十四个年轮。十四岁,既像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像茁壮成长的禾苗。就在我急需充沛阳光雨露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发出了“广泛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为了珍惜党的关爱,使自己得以健康成长,我学雷锋做雷锋,时时处处争做好事。除在生产队干好应干的农活外,其他剩余时间,便积极参加团支部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中午,利用其他社员休息时间,我组织全村青年,像蚁群掏穴打洞似的,快步往来于大街小巷,义务为生产队“七挖八换”、推土送粪和拔草沤肥。以实际行动,为集体大厦添砖加瓦。
饭前餐后,我们学雷锋小组,按照事先安排和分工,轮流到“五保”户那里,去尽“赡养”义务。求医送药、扛草背菜、挑水扫地、洗头理发,啥活都帮着干。使“五保”老人,没有儿女,胜过有儿女,尽享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天伦之乐。
由于自己坚决跟党走,听党的话,并按照党的教导认真去做事,致使开在我身上的荣誉之花,比起一般青年来,自然芳香了许多。14岁,我跨进了共青团大门;15岁,登上了全村的“学雷锋标兵”光荣榜;1967、1968和1969,连续三年,出席了公社和县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70年秋后,通过贯彻落实党中央整党建党文件,瘫痪四年之久的俺庄党支部,很快便“康复”,21岁的我,被委以重任,干了村党支部书记。
一年之后,我这颗“螺丝钉”,又被党组织从本村“农具”上拆下来,拧到了县城的公仆机器上。
参加工作后,我先后在市委宣传部、团市委、乡镇党委和市直教育体育等部门司职,我始终坚持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挑肥拣瘦,以实际行动报效党和国家。
时至今日,储存在大脑里的党性之光,随着我的一言一行,还经常闪现出来。一些与我共事或接触过的人,都说我忠诚共产党有些过头,有的甚至说我,浑身还散发着共产党的气味。
就说这些年我创作的文学作品吧,哪一篇也是按照党的要求写出来的正能量作品。不止一个人对我说:“你的作品跟你的思想一样,一直都是‘布尔什维克’”。我猜不透他们是褒奖我还是讽刺我,当时我都点头默认了。
我真的很纯洁,从入党那天起,我就跟定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了,我要信守我的入党誓言,高举鲜艳的党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永不叛党。
不管别人怎么评说,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念念不忘党的教诲,时刻牢记和自觉遵守党规党纪,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能量的好事使劲干,歪门邪道不沾边,避免群众小瞧咱党员。
我还认为,党风党纪,党性党魂,是强化组织、增强凝聚力,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一个共产党员,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还算什么党员?
(作者系实验中学退休干部)